接下来为大家讲解奥运会营销策略,以及奥运会品牌营销涉及的相关信息,愿对你有所帮助。
简略信息一览:
奥运营销的2004雅典奥运营销的八大启示
1、启示:品牌经营和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奥运营销的广告创意必须与企业一贯的广告传播主题和诉求进行结合,使奥运营销的传播细节成为整个品牌塑造的点睛传神之笔,达到“形散神聚”的效果。奥运营销的新闻价值和商业价值孰轻孰重?广告界有句经典名言:“做广告不如做新闻,做新闻不如做公益”。
2、金六福:为奥运添“福”。金六福对奥运精神进行了不同以往的诠释:欢聚是福、参与是福、和平是福、进取是福、友谊是福、分享是福。“奥运福”整合传播使金六福的“福文化”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在“奥运福”理念的带动下,金六福的终端销售以15%的速度快速增长。白沙:继续飞翔。
3、申奥成功纪念罐 、 奥运新会徽纪念罐 和 奥运火炬传递纪念罐 ,可口可乐的奥运营销总是很早就开始打下伏笔。 2004 年雅典奥运圣火 6 月 8 日抵达北京。
4、可口可乐(中国)公司 市场成功营销案例效果:在销量大升的同时,在2004年夏天占领了品牌宣传的战略高地,成功遏制了老对手百事可乐的追赶风头。营销事件回放:可口可乐提前数月已经启动了雅典2004奥运火炬传递--中国火炬手/护跑手选拔活动,在中国的20多个城市里选拔火炬接力选手和护跑选手。
奥运营销(如何让品牌在奥运会中脱颖而出?)
选择合适的赛事和赞助方式 在选择参与奥运会营销时,首先要考虑的是选择合适的赛事和赞助方式。要想让品牌在奥运会中脱颖而出,必须选择与品牌定位和产品特点相符合的赛事和赞助方式。比如,体育品牌可以选择赞助运动员或团队,而食品品牌可以选择赞助食品服务。
做好延伸,营销不局限于赛事以往的奥运借势品牌营销,往往持续围绕着热点赛事开展,其实对于奥运会这样声势浩大的赛事来说,大众关注的不仅仅是赛场上的那些事,善于挖掘比赛背后的故事,往往更具有吸引力。
阿迪达斯:让奥运成为品牌的DNA 在所有的奥运赞助商里,阿迪达斯至少创造了两个之最:赞助了最多的运动员和最多的运动队。对于这家老牌体育用品公司来说,奥运就像DNA一样融入到品牌里面。北京奥运会,阿迪达斯组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营销活动,目标是借此在中国超越老对手耐克,最终它如愿以偿。
可以说,“爽”的品牌策略已经深入人心。而这次奥运前的***力,同样沿用“爽”的主题,不但借用了原来多年营销的主题使大众更容易接受,也使企业营销更富系统性、整体性,实际上节约了不少资源。
伊利在2008年奥运会中的营销策略是?
选择体育明星代言,强化品牌与奥运的深度关联是伊利集团奥运营销的第一步。而对于明星的选择,则是伊利合理分析后的结果。在通过消费者调研报告,以及对现有运动员和运动队的分析、排序之后,伊利最终筛选出了刘翔、郭晶晶、易建联、乒乓球运动队、羽毛球运动队、花样游泳运动队等代言人和代言团队。
在营销策略方面也是***取了跟随的态度,缺乏主动性和创新,在蒙牛强大的事件(借“神五”推广其“航天员专用牛奶”)行销之下,伊利显得措手无策,2004年,乳业最闪亮的主角可能是蒙牛而非伊利。
在激烈的乳业竞争中,面对价格战的漩涡,伊利独辟蹊径,拓展“品牌营销两极思维”,依托亚运和刘翔郭晶晶等明星,成功打造了“奥运品质”的经典高端牛奶产品。
蓄力者值得尊重,蓄力精神也值得称颂,在这一点上, 奥林匹克和民族品牌伊利都有着同样的默契 。
从各种角度来说,2008年都是中国整体平台在世界展现的一个机会。不仅因为2008年是奥运年,还有近来无论是央视或地方媒体,都很关注中国文化或者说民族文化热、国学热的研究,这代表了一个趋势,就是东方文化或者说中国元素,开始渗透进入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营销领域,被营销人所关注。
最走逗心地品牌:伊利 七年前,恰逢2008北京奥运的时候,你在做什么?七年后,北京又将迎来2022冬季奥运,你将会做什么?最有文化品牌:有道词典 引用《权利的游戏》中的台词逗Winteriscoming地意识暗示一场战役即将到来,另一个这次台词中把win用红色突出,表明我们赢了,一语双观。
关于奥运会营销策略和奥运会品牌营销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奥运会品牌营销、奥运会营销策略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